在西美社区,有这样一群特别的社工。他们曾在祖国的海陆空战线上英勇守护,如今褪下戎装,扎根社区,把军营里锻造的纪律意识、执行力和奉献精神,化作点点细流滋养居民生活。他们在基层治理的“新战场”上继续挥洒热血与真情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退役不褪色”的铮铮誓言。
深海沉稳,巷陌温情
陈鹏程,曾经的潜艇兵,如今的“调解能手”。在部队的岁月磨砺了他的沉稳细致,也让他练就了冷静果敢的处事风格。一次邻里因楼道空间争执差点动手,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分开双方、耐心倾听,并结合法律条文耐心释法明理,最终促成双方制定“楼道公约”,握手言和。他常说:“在潜艇,机器是战友;在社区,居民就是家人。”从深海到街巷,他用专业与温情守护着一方和谐。
展开剩余71%风雨无惧,守护无声
王一骏,曾是一名工程兵,如今是冲锋在前的“突击队长”。无论是环境整治,还是抢险救灾,他总是站在第一线。去年台风来袭,他彻夜坚守,组织居民紧急转移;日常生活中,他又是居民随叫随到的贴心人。独居老人冯阿姨家里排水堵塞,他二话不说就赶到,蹲在污水中反复疏通,直到管道畅通,老人感动不已。对他来说,哪怕是最琐碎的小事,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
蓝天护航,社区领航
沈婧璐,曾经的地空导弹兵,如今担任社区党委书记。她把军人特有的责任心与执行力带入社区治理,不论是公共设施维修、邻里矛盾调处,还是政策咨询服务,她都亲力亲为。她常说:“过去守护蓝天安全,如今守护居民幸福,本质上都是一份责任。”在她的带领下,西美社区探索出多元共治的新模式,带动团队齐心协力,让“幸福兵站”真正成为居民心中的温暖港湾。
西美社区“幸福兵站”不仅是全国首家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,更是一支凝聚合力的队伍。他们借鉴部队“联合作战”的理念,把单一的行政服务拓展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。这里有用战友情谊化解矛盾纠纷的“老兵调解室”,有讲述军旅故事、播撒爱国种子的“国防教育小课堂”,也有在防汛抗台、文明创建等关键任务中挺身而出的志愿小队。军魂在这里延续,服务在这里升级,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不断提升。
“这支退役军人社工队伍,是沧浪街道基层治理的一张亮丽名片,也是西美社区的宝贵财富。”社区党委书记沈婧璐说。戎装虽褪,军魂犹在。如今的他们,以忠诚和担当守护社区,以热爱和奉献凝聚民心,在新的阵地上书写着属于退役军人的崭新篇章,让社区服务真正美出了新高度。
发布于:北京市盛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